最近樊振东、陈梦、马龙退出世界排名的事很火,也让WTT处于风口浪尖上。因为樊振东说,WTT颁布了不参赛就罚款的新规,个人无法承受,所以就退出了世界排名。至于新规何时出现,樊振东也不清楚,但他确定以前自己没被官方告知过。那是不是以前与选择的执行呢?在这些问题悬而未决时,大家已经把WTT给骂惨了。克制一点得会说,我们要抵制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则。激烈一点的,开始骂赛程安排不合理,骂草台班子,连个规章和财报都没有。尤其是财报,在哪里啊,你们真的不是皮包公司吗?接着攻击性上了一个台阶。借古讽今的:“有一种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后,反手一枪挑死秦桧的美”联系全球的:“任何一个体育项目,任何一个国家,有最受关注的奥运会男女冠军,被自己国家的项目机构打压的吗?现在有了,正好发生在国球乒乓身上。”这么一来,咱都致敬韩国的体育精神了。都到这程度了,得毁了乒乓球这项运动吧。总要一个具体的人来担担骂名吧。因为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和中国乒协主席是同一人,所以他们觉得刘国梁出卖自己人利益,就说他迟早得跟李铁一样,进去唱铁窗泪。说到这里,你也明白了,这些质疑归纳起来就是几宗罪。退赛罚款规定 赛事密集现象 财务不透明 奖金问题 赛事组织水平 刘国梁有没有出卖国乒 ……当然这不代表舆论一边倒。还有很多反对樊振东、支持WTT的意见。说这规则一视同仁啊,有什么好怕的呢?说职业球员就要职业化,你不参赛那就罚钱,像上班一样。说樊振东及其粉丝都是利己表现,只会用奥运冠军的余温来绑架舆论。既然争吵恐怕还会继续下去,那与其情绪上头,不如来看看这几宗罪到底存不不存在。首先,罚款规则新不新?所谓的最新规定中,如果球员退出WTT赛事并参加其他非WTT比赛,将面临罚款。像樊振东这样级别球员会一次被罚5000美元。光是今年,非洲球星阿鲁纳就被罚了两次,罚了5000美元,为此他还和ITTF对簿公堂。可见这条规定至少存在一年了。而樊振东感觉新鲜的原因,可能是因为WTT选择性执法,专挑乒乓弱国下手。说起来这项罚款制度也不单一,挺多元的。半年比赛日程登记,罚500美元; 资格赛No-Show罚款,至少罚250美元; 比赛中途伤退未进行医疗程序,罚2500美元或1500美元。即时到这里,粗看好像没问题啊。毕竟有伤的人谁会在同一周弃权了一个赛事还去参加其他赛事呢。那不是诈伤吗?而且有人算了算,主力只有冠军赛和大满贯这些是自动入围的,基本一个月一次就可以,这个比赛强度职业选手完全可以接受吧。所以,一年比赛多不多呢?从年初到奥运会开始前,WTT一共开了17站支线赛以上级别的系列赛,横跨亚欧非美四大洲。6月更是搞出了全球马拉松。而且,你还需要打WTT以外的比赛,比如2月份打过釜山世乒赛;同时你还需要日常训练吧。那算下来没什么时间休息,也加大了国乒选手受伤的概率。从9月的WTT澳门冠军赛开始,林高远就接连参加了WTT北京大满贯赛、亚洲乒乓球锦标赛、全国锦标赛以及WTT法国蒙彼埃冠军赛等,于是到了11月的WTT法兰克福冠军赛,他受伤退出。同样,从巴黎奥运会到此次亚锦赛,不到3个月时间内孙颖莎打了34场比赛。于是到了10月,她受伤退出接下来两站WTT比赛。而且高频比赛之下,选手们的状态往往大幅波动,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。因为你打得太多,打得太密,你还要打双打,状态不起伏,你是神仙啊。好了,给高工资,然后大家践行996/007,这也能理解。但是,奖金真的高吗?WTT在争议中公布了奖金,按理说奖金基本在涨。但是奖金真的及时发吗?阿鲁纳说没发到位,他几次在网上举报投诉过,他都快怀疑到了2024年还有赛事活动歧视黑人啊;法国运动员西蒙·高茨发文也早吐槽过,乒乓球比赛的奖金其实越来越少,有的比赛总奖金额从80万美元腰斩到了30万美元。关键就在于WTT始终注释了:“WTT可自行决定随时更改任何赛事的奖金,无需事先通知”。所以奖金实际发放得怎么样呢,还得从看财报。问题是WTT财报在哪里?我去查了查,近年来ITTF只公布了WTT2022年的财报,里面也语焉不详。WTT全名叫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,它上面有一个协会,叫ITTF(国际乒乓球联合会)。ITTF审计报告里,最关键数据是WTT2022年经营收入。但这是根据ITTF的商业收入猜测的,所以现在有2990万美元、2642万美元两种猜测;就是这张图上的两处数字。另外,根据审计报告,ITTF的年报应在次年6月前提交。但很明显,现在缺了几次。有趣的是,有网友根据这份审计报告算了算:又根据审计报告,ITTF集团2022年度全职员工人数在50-250区间。假设WTT有20个员工,则2022年度人均年薪23万美元(约折合162万元人民币)。好家伙,这比运动员收入绝对高。要是我,我也坐办公室指点江山,哪会起早贪黑练球打球。毕竟,另一边,球员的参赛成本居高不下。参赛成本有多高呢?瑞典球员莫雷高德吐槽 ,来中国比赛一周,自己需要花掉5万元人民币。而他2024年他的奖金收入不到11万美元(77.77万元人民币),他不可能像樊振东一样拿那么多冠军,意味着他没打几次WTT的比赛就会亏光所有奖金。更何况现在退赛都要罚5000美元了。所以有的选手也快进到众筹经费来参赛了。看到这里,我想大家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:你不让我赚大钱,那就不要让我多出力。这么一来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比赛,完全可以舍弃啊。但是现在不仅不行,会被赋0,还会被罚款!罚到什么程度呢?你打双打奖金真不够罚款的。这还不是最绝的。网友传一张图说,选手全年不参加WTT要罚款164万,要知道全夺冠奖金不到200万。因为像樊振东、陈梦这种排名前10的运动员只强制报名WTT大满贯赛、冠军赛以及年终总决赛。WTT其他比赛并不是强制报名参加,因此也就不涉及退赛罚款。好消息是上面的消息是假消息;坏消息就是还不如是假消息呢,因为按现行版本来看,会更惨。直播吧上网友影也给出了一个计算:若2025年高规格比赛全部夺冠,那TOP10得到选手能拿下的奖金约合人民币40万元; 若一位世界排名前十的运动员在2025年不参加WTT强制报名的赛事罚款金额应约在人民币37万-89万元之间。净亏可达40万元。那还打什么球,买一年股票都恐怕亏不出这样子来。等等,那怎么一张票能卖12380元,还很抢手呢。门票钱到底去哪里了呢?这事上倒不能全怪WTT。因为赛事运营的成本是当地承担的,而门票收入,当地和WTT平分。有球市的当地自然能卖的很高。就像很多人吐槽的赛事组织能力。包括赛事的后勤保障堪忧、没有到球场的大巴、球员只能入住与赛事达成合作的昂贵酒店等,也跟当地有关。补贴多的,举办大型赛事经验丰富的地方,自然组织能力更好一点。恶性循环不可避免出现了。什么样的恶性循环呢?奖金少→赛事多→不参赛就罚款→罚款多→你想靠奖金来补→奖金还缓发→收入变少→WTT催你多参赛挣钱→可比赛奖金就是少这种恶性循环还在毁坏WTT的根基,那就是你的世界排名越来越扯淡了。以2024年最后几周的积分排名来看,前五里凑不出一个三大赛单打冠军,这排行得多水啊。这就变成了资本设立的鱿鱼游戏,结局是玩家无人生还。也导致大家能360度找角度都能正确地骂WTT。最后你可能想和其他网友一样呼吁关注球员本身。但我觉得这是正确的废话。因为WTT最主要目的是赚钱,而不是以球员为本。这点和足球、篮球、网球等最红火联赛的运营一样。因为你在乎球员看法了,势必要降低赛程密度,这么一来看点热搜没了,比赛就会没人看,没人看就没钱了,球员就打不了球了。所以你也可以看到一个拉扯过程。足球和篮球里各种赛制改革,改得球员抵制。英超俱乐部抵制密集赛程;NBA球员抵制赛制改革;网球亚洲赛季再现退赛潮。但改的目的都是要你们球迷看得爽,要赚球迷的钱。其实这里,网球和乒乓球都挺像的。网球ATP里有退赛扣分罚款规则;乒乓球球也有。ATP强制种子选手入围高级别赛事;乒乓球里也有。ATP里有积分排名;乒乓球也有。对了,WTT就是模仿ATP打造的。但两个复制粘贴的内容怎么差别这么大。原因就是打网球赚钱。网球世排名150多位、名不见经传的球员得的奖金,与王楚钦的一样。所以WTT存在的意义就是来把乒乓球的收入提升上去。其他的都是废话。现在还算好的,以前更惨。2013年的乒超,山东队一场比赛中,全场仅一位老年男性观众,还在啃烧饼!那时候票价低到几十块钱能看一天,还管一顿饭。后来刘国梁就想出了“饭圈”这招。因为这招可以保证一个文体分支的收入下限。而他懂“饭圈”,又懂怎么提升运动员成绩,所以哪怕我们编出各种段子,也不妨碍他在中国乒乓球领域里发挥影响力。甚至于欧洲更需要这样的运营人才,因为欧洲的球市更惨,没“饭圈”那是一点点都不行。所以你看,就在几乎全网的质疑中,刘国梁不久前当选新一届中国乒协主席。现在,大家觉得“饭圈”毁了乒乓球联赛。其实不是的,“饭圈”拯救了乒乓球联赛,也让乒乓球这项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好了。毕竟没钱的运动肯定是不健康,不可持续的。也像曾经柯达衰败时,很多人引用的一句话:“柯达直到破产的那一天,生产胶卷的质量都是最好的,只是这个世界再也不需要它了。”竞技体育上比任何领域都明白这个道理。搞了个知识星球,名字叫【雷叔讲世界】。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资炒股的思考。还会有房产投资、旅游攻略、一些不太方便发的文章,或者怎么做自媒体等等。现在发了一些专栏文章,都是公众号不会发的,现在进去都能看:总之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过来玩。群里现在已经有750个小伙伴了,大家没事可以当成个论坛扯扯淡也不错。我们已经拉了很多微信群了,还会线下组织吃饭、打网球等活动。欢迎加入来扯淡聊天: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